两股冷空气不断影响中国,北方局地降温超过10℃。今年11月下旬,冷空气活动频繁,中国各地迎来了强风降温和雨雪天的季节性转变。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11月下旬,我国冷空气活动频繁,将受到两股强冷空气的影响。
23日至25日,第一股冷空气将从西向东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其次是第二股,预计26日左右开始影响中东部。
长江以北地区将经历明显的大风降温天气,北方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0%~12℃。随着冷空气活动的加剧,新疆北部、西北部、华北北部和东北地区将出现小到中雪,新疆北部将出现大到暴雪。
下半年冷空气活动概况
11月下旬,我国天气格局将呈现出降雨稀缺、冷空气活动频繁的主要特点。
特别是在北方,冷空气的影响更为明显。在短暂的冷空气间歇期后,新的强冷空气将从23日开始显示其影响力。

根据中央气象台的预报,23日至25日,冷空气将从西向东划过中国大部分地区。
其影响主要是大风降温天气,雨雪相对较弱。值得注意的是,26日左右,又出现了一股强冷空气,将从北向南影响中国中东部地区。
气候预测表明,未来10天,影响中国的冷空气活动将更加频繁和强大。
除新疆、东北、华北等地平均气温偏高外,我国其他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接近常年或低于常年同期~3℃。
冷空气的具体影响程度
根据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具体预报,影响中国的冷空气将于23日至25日显著降温。
预估北方地区将出现66~8℃降温,南方地区降温幅度为4℃~6℃,北方局地降温范围甚至可达10℃~12℃。
还有4个伴随着降温~6级偏北风。这种冷空气影响广泛,长江以北地区将经历明显的大风降温天气。
雨雪方面,新疆北部、西北部、华北北部和东北地区将有小到中雪,其中新疆北部部分地区将有大雪和局部暴雪。
26日前后影响的新冷空气不容小觑。中国大部分地区将有6个冷空气~8℃降温,部分地区降温10℃~12℃。
西北地区、华北北部和东北地区也会有中雪或雨夹雪。

辽宁地区具体预报
辽宁省气象局的预报提供了冷空气影响区域的典型例子。据估计,11月底,辽宁将受到两次冷空气过程、雨雪、寒流和强风天气的影响。
24日,辽宁中东部地区将出现小雪或阵雪,全省大部分地区气温下降6次~8℃。
25日上午,沿海城市最低气温为3~2℃,其他大部分地区为9℃~4℃,东部山区局部可低至12℃~10℃。
26日白天,全省大部分地区气温将短暂回升4天~8℃,但26日晚至27日,全省将再次发生大范围的雨雪、寒流、大风天气。
辽宁中东部气温下降10~14℃,其他地区降低8℃~10℃。
据估计,28日和29日上午,中东部地区最低气温为15~10℃,山区局部低至20℃~16℃。
海风和交通安全
冷空气带来的不仅是陆地上的降温雨雪,还有海风。
21日上午,中央气象台消除了强风蓝色预警,但台湾海峡、巴士海峡、南海东北部和中东部分仍有6个水域~7级、阵风8~9级风,在这些水域出航、作业的船舶需要特别保证安全。
根据辽宁地区预报,24日上午至晚,渤海北部、渤海中部、渤海海峡北风6~7级,阵风8~黄海北侧北风79级~8级,阵风9~10级。
26日晚至27日,海上风速更加强劲,渤海北侧、渤海中间、渤海海峡、黄海北侧偏北风76日,~8级,阵风9~10级,局部可达11级。

气象局建议海上风速大,大型客滚轴、渔船等出航风险高,建议绕过影响期出航。
沿海港口、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沿海养殖等领域要高度重视大风天气的影响和作业安全。
防御指南和建议
面对频繁活动的冷空气及其影响,气象局发布了一系列防御指南和建议。
公众要注意温度变化,及时增加衣服,做好防冻保暖工作;使用加热设备时要注意用火、用电安全。
在交通方面,要防止雨雪、寒潮天气可能引起的能见度低、道路湿滑或冻结。
寒流、大风天气会导致风寒效果明显,要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对于设施农业、雨雪、寒流、强风天气对设施农业和养殖温室有不良影响,建议提前加强抗风强化,加强温室温度控制。
在能源需求方面,气温骤降会导致能源供应增长。建议加强能源需求,提前做好煤、电、油、气等能源配制和安全管理工作。
在海上航运方面,海上风力较大,大型客滚轴、渔船等出航风险较高,建议绕过影响期出航。
随着11月下旬两股冷空气对中国的持续影响,北方需要重点防止大风降温和雨雪对交通、农业、能源需求和海上作业的不利影响。
虽然南方降温幅度较小,但公众仍需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温度剧变引起的感冒风险。
这个季节,冷空气活动越来越频繁,关注最新的天气预报,提前采取保护措施,是应对天气变化的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