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备受关注的“百万针”抗癌药物——CAR-T细胞疗法在支付机制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在2025年10月底至11月初的国家医疗保险目录调整中,首次设立的“商业保险创新药物目录”完成了价格谈判,参与了五种CAR-T产品。这标志着这种单一价格高达100万元的创新疗法,预计将首次通过商业保险路径获得国家支付机制的支持,预计患者自付费用将大大降低,前沿医疗突破与患者可及性之间的“高墙”正在被撬动。

CAR-T疗法,即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是一种革命性的癌症治疗方法。通过提取患者自身的免疫T细胞,在体外进行基因改造,安装了一个“导航系统”,可以准确识别癌细胞(CAR),扩张后返回患者体内,准确有效地攻击和清除癌细胞。由于其作用机制与生物导弹相似,它也被生动地称为“生物导弹”。目前,该疗法主要用于治疗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给许多难治性和复发性患者带来了生命的希望。
然而,CAR-T疗法“一人一药”的个性化定制模式决定了其极高的生产成本。从细胞采集、体外改造、质量检测到输送,每一针都是为患者量身定制的“活细胞药物”,不能像传统化学品那样大规模生产。复杂的工艺流程、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和巨大的前期研发投资,共同导致其市场价格往往超过100万元。例如,复星凯特等国内上市的几款CAR-T产品的阿基仑赛注射液价格约为120万元,药明巨诺的瑞基奥仑赛注射液价格约为129万元,甚至最低的合源生物纳基奥仑赛注射液价格也达到99.9万元。如此高的成本,使绝大多数普通家庭难以承受,但也使CAR-T疗法在过去几年,虽然临床价值显著,但由于价格远远超出了基本医疗保险“基本保险”的承受范围,多年未能通过国家医疗保险谈判的“门槛”。

2025年全国医疗保险谈判的创新之处在于,除了传统的基本医疗保险目录谈判外,首次开辟了“商业保险创新药品目录”的独立谈判渠道。该设计旨在为临床价值高、价格昂贵、暂时不适合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的创新药品搭建一个与商业保险机构对接的平台。在此过程中,国家医疗保险局发挥协调作用,组织制药公司与商业保险公司进行价格谈判,探索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商业保险补充高端”的多层次医疗保障新模式。据媒体报道,参与商业保险目录谈判的五种CAR-T产品包括复星凯特、药明巨诺、驯鹿生物、合源生物和科济制药。一些制药公司代表在谈判后表示,“谈判非常顺利”,并透露出乐观的信号。虽然最终结果需要在2025年12月初正式公布,但该机制本身已经为解决高价值创新药物的可支付问题带来了曙光。

一旦通过商业保险目录覆盖CAR-T疗法,将对患者、工业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对病人来说,这意味着生命希望的大大提高。通过“药品降价+商保报销”的结合,患者实际自付费用有望从100万元水平大幅下降。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在协商降价和保险报销后,患者的自付部分可能会降到数万元,使更多的家庭能够负担得起这种前沿治疗。对于制药行业来说,支付渠道的开放意味着创新成果可以获得合理的市场回报,这将极大地鼓励当地制药企业继续投资细胞治疗等前沿领域的研发,促进技术迭代和成本优化,形成“创新回报再创新”的良性循环。对于整个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来说,这是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关键一步。在不过度增加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负担的前提下,成功探索了利用市场机制满足高端医疗需求的有效途径,为未来更多高价值创新药物和基因治疗的支付提供了可复制的模式。
CAR-T疗法有望列入商业保险目录,是中国应对“天价药”挑战、提高创新药物可及性的实质性一步。标志着我国医疗保障政策更加精细化、多元化,正在努力在基金可持续性、产业激励和患者生命权保障之间寻求更好的平衡。随着最终结果的公布和后续政策的实施,一个让更多患者能够使用和负担得起顶级抗癌药物的新时代正在临近。
猜你喜欢
台湾年轻士兵离营率飙升 台湾士兵招获人数连续多年未达目标
孩子跟风买的碳板鞋或毁脚 生长发育期的孩子长期穿碳板鞋会伤脚吗
立冬时节真的一天比一天冷吗 立冬期间应该注意什么